2021-2022年福建雙羿竹木發展有限公司 林地監測報告總結
2022-12-232021-2022年福建雙羿竹木發展有限公司
林地監測報告總結
一、監測目的
掌握認證區林地經營的相關變化動態,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,維護林地經營可持續性,促進認證區環境、社會、經濟健康發展。
二、監測范圍
納入FSC認證的林地經營總面積29610.0283公頃,其中玉山鎮6個行政村,林地經營面積5876.6859公頃;迪口鎮17個行政村,林地經營面積16002.4323公頃;水源鄉共7個行政村,林地經營面積2665.3676公頃;順陽鄉4個行政村,林地經營面積2398.238公頃;南雅鎮4個行政村,林地經營面積2667.3058公頃。
三、監測項目及方法
采取樣地檢測、取樣送檢、日常森林巡護和相關方或專家咨詢等方式對2021年營林情況進行了以下方面的監測:
1、經營活動的生態環境價值和社會影響
2、森林資源和環境狀況的變化
3、高保林保護情況、動植物及生物多樣性情況
4、生長量、采伐量、林產品收獲量
5、營林規劃實施情況和經營目標監測結果
四、監測結果
1、經營活動的環境影響情況:
1)森林更新和培育:目前竹林均為成熟林,闊葉林全部為生態公益林,均劃為代表性樣區,采取保護性經營模式,本年度沒有更新培育和更新改造活動。
2)更新樹種:規劃里明確規定了鄉土基因樹的種名稱,本年度沒有更新補植活動和新造林活動;
3)物種入侵:經訪談林業站和村委會,在認證區未發現外來入侵物種,未產生負面影響。
4)轉基因生物體:通過樣地監測和巡護監測,認證區主要為當地生態特征的植物群落(常綠闊葉林)和竹林,附近的人工林也主要為鄉土物種-杉木,林下植被均為本地的雜灌和雜草,沒有轉基因物種帶來的負面環境影響。
5)化學品使用:認證區林地經營使用少量農筍竹專用肥,有使用少量的除草劑(草甘膦),主要是在用材林中,水源區都設為水源涵養林,作為生態公益林保護,所以化學品的使用對土壤環境幾乎無影響。20210901-20220831年除草劑使用量為零,公司制定了減緩計劃,逐年降低;
6)垃圾和廢棄物:建甌市各鄉鎮有衛生村莊考核機制,采取垃圾帶回置換日用品行動,所以林區垃圾較少;采伐剩余物有留在林地中自然腐化,作為肥料的自然演替,竹林采伐基本上在一般用材林區域,水源附近有設置緩沖帶,采伐剩余物和垃圾對水環境影響較小;
7)土質和水質:經認證區送樣檢測,認證區林地土壤速效養分和有機質符合一般林地土壤特征,土質符合國家土壤質量標準的三級標準;水質:經抽樣送檢順陽鄉江墩村及水源鄉大源村的取水口的水質檢測結果,水質均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。
8)森林管護(來源于護林員巡護數據和林業局森防辦、防火辦數據):
a)火災:根據護林員監測數據,認證區域內沒有發生一起森林火災。
b) 病蟲害:林區未發生規模的病蟲害災害,零星病蟲害均在檢測中,因為沒有成災,所以未進行規模病蟲害防治;
c) 自然災害:5-6月份的雨季,堤口等部分鄉鎮出現了輕微的滑坡現象,基本在公路邊,林區植被和生態保護措施較好,自然災害對環境的影響較小;
9) 竹材采伐集材主要為人工,竹林林道為原有林道,竹材采取溜山集材的方式,竹林采伐不允許采伐竹林中的喬木和針葉樹種,所以采伐和集材道的利用,對生物多樣性、環境價值、棲息地環境等影響有限;
2、社會影響情況
1) 非法活動情況:林區內為發現非法活動現象;
2) 林地糾紛:認證區內林權清晰未發生林地糾紛案件。
3) 投訴爭議:202109-202208年度成員區投訴爭議為0,職工投訴爭議為0;認證區內男女評等無歧視現象。
4) 培訓:公司對認證成員和職工等進行了10多次的培訓,培訓涉及了竹林培育、標準要求、操作要求等,培訓完成率95%以上。
5) 工人權利:公司召開了1次職工代表會議,討論了爭議解決、工資、用工制度和公平補償、性別平等、職工權益保障等規則,重要關鍵的崗位簽訂了反腐敗承諾書、保密協議書等;沒有發生投訴爭議、腐敗和隱私泄密情況,所有員工均加入社保,工資有及時支付,沒有拖欠貨款的情況發生;
6) 當地社區和原住民:公司經過社區訪談和利益方咨詢,確定了社區和相鄰方,并識別了當地社區的傳統文化場所(如寺廟、取水口、風水林等),林地經營為當地社區農戶經營,營林活動對寺廟和當地社區不會產生影響。利益相關方對林地經營都持正面評價,獲得各利益相關方的支持和肯定。認證區內未發生重大沖突及糾紛。
7) 事先知情并同意:公司網站公告經營結果、監測結果、高保林保護措施等,重要的信息及最新的變更信息在微信群中通知各村,各村傳達;公司每年召集了相關方舉行座談會,參與經營規劃、經營措施適宜性、社區狀況、改進要求等進行意見收集和討論,并達成一致意見;
8) 安全健康:通過培訓和宣傳,以及安全裝備的配備,林區和職工沒有出現工傷事故,安全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;
9)當地經濟多元化發展:公司推進竹材的利用,為當地竹林的發展提供足夠的市場空間,在公司發展中,優先當地社區的招聘、雇傭,并對當地的福利事業進行扶持和贊助,透過專家的竹林培育知識的傳播,提升經濟的發展;
3、生長量、產量和林地更新管理等林地狀況
1)森林生長量
根據樣地調查推算,認證區范圍內總生長量為1083682.38百株。
2)竹材產量
據常年竹材周期產量估算,據初步統計20210901-20220831年認證區竹材年采伐量在98594.36噸,其中作FSC認證竹材銷售共47224.37噸,其余由村民自行銷售。
3) 非木質林產品-竹筍產量
4)生產經銷成本和利潤
按平均每株采伐集材勞務費4.45元計算,平均每噸銷售竹材成本303元,銷售價690元/噸,總生產管護成本約98594.36噸*303元/噸=2987.41萬元,總收入為690元/噸*98594.36噸=6803.01萬元,公司用于認證咨詢、審核、培訓等有關投入共32.72萬元。凈收益為20920.63萬元。
4、高保護價值林及動植物多樣性
1) 公司通過利益方參與的情況下,咨詢專家、訪談相關者,確定了林區內的高保護價值森林為3102.46公頃,主要有典型的植被-常綠闊葉林(H3),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(H4)、社區的飲用水源林-取水口(H5)和相關寺廟等文化傳統地區的風水林(H6);
2) 通過對不類型的高保林設置了樣地和日常的隨機監測,監測調查高保林樣地平均每畝活立木蓄積9.233立方米,水源涵養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提升。無野生動物破壞事件,水土保持良好,沒有發生人為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。
3) 植物落葉層加厚,提升了水質,凈化了水源,增加土壤肥力。
5、環境狀況的變化情況
1) 公司根據林地特征,設置了9個樣地,其中7個竹林樣地,2個闊葉林樣地,對代表性樣區、高保林、天然闊葉林、當地典型的植物群落(常綠闊葉林林帶)等進行監測,用于監測生長量、環境因子、生物多樣性特征變化、生長量變化等實施了監測,結果顯示生長量增加符合要求,竹林留筍養竹平均大于50株,闊葉林生長量為4.5%以上,均符合標準要求;
2)通過對水質、土壤的取樣送樣監測,土壤和水質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,特別是飲用水源符合飲用水的國家標準;
3)常綠闊葉林劃為代表性樣區,實施封山育林,生態公益林和竹林中的針闊葉灌木禁止采伐,有效的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和受保護的植物物種;禁止獵殺野生動物和槍支的有效管理,動物種群得到了有效的保護,林區鳥類和野生動物越來越多,生態環境得到持續的改善;
4)林區內未發生任何林地轉化的情況,竹林經營采取低強度的間伐形式,環境價值得到了有效的保護;
結論: 通過FSC標準和法律法規的宣傳,在相關方參與的情況下制定了經營措施、保護措施,極大地改善和減緩了森林經營對生態環境、社會環境價值,確保了環境價值的變化是朝著友好的環境價值變化的趨勢,通過減緩化學品的使用,社區權利的識別和遵守、現代經營技術的推廣、當地社區和職工權益的保障,極大地改善了森林經營的環境、社會和經濟價值,確保可持續的森林經營;
2022年10月31日